区块链上的交易真的是“点对点”吗?

作者:张开翔|FISCO BCOS 首席架构师

区块链上的交易是点对点的,不需要中心实体来维护交易。这是很多为区块链摇旗呐喊的文章常用的开篇语,斩钉截铁,毋庸置疑,让人有种“一入区块链,宛如面对面”的错觉。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05.JPG

字面上的点对点和面对面

其实这句话有一定的迷惑性,如果精确地将“中心实体”定义为类似当下的一些强中介(这里不讨论这种模式的好坏),貌似说得通,毕竟区块链上没有物理上隔断各参与方的中介存在。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06.PNG

星型结构和公共账本互连模式对比

但如果到此为止,很容易给人“区块链上的交易就是‘点对点’了”的误导,而模糊了下述事实:实际上任何区块链系统都需要**共识节点,或者称为“记账者”或“矿工”**来打包和确认交易。即使是plasma、闪电/雷电网络等方案,也只是让参与者在特定通道上,直接或间接地交换账务信息流,最终结算或者纠纷处理,还是得回到主链上进行共识完成流程。

“矿工”这种存在,从理念上可以说是“去中心化”的,因为矿工不止一个,所以“没有中心实体”这句话看起来对,但矿工的“去中心化”事实上是一种不确定性,公链上的矿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集中趋势,或者类似“21个长老”这种被去中心化信徒诟病的卡特尔组织已经萌芽,其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,某种程度上取决于“社区”博弈或某个大神的运作。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07.JPG

围绕着“矿工”的网络生态

而在效率和体验上,“古典”去中心化记账的服务质量很难说是可靠的,一旦出现热点交易状况,那么长达几天的网络堵塞、交易延迟、交易手续费飞涨都是常见的事情,一笔几美金的价值转换,手续费可能要上百美金。同时,做为普通小散韭菜用户,基本上没有机会去投诉或推动你期望的服务质量提升,连客服渠道都是找不到的,毕竟是“去中心化”嘛。

如果用户是使用区块链钱包或客户端交易,那么更别提“点对点”了,非轻客户端类型的钱包客户端,实际上是把交易发给了服务器,服务器来代理,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上。这还算是好的,只要钱包服务商不闹妖就问题不大。

如果是交易所的客户端,那很多情况就是在交易所的业务数据库里记一笔,连区块链网络都不碰。在缺乏监管、运营水平又参差不齐的“交易所”行业里,这种模式既“中心化”,又面临严峻的道德和安全风险,而“去中心化交易所”则是把中介角色交给了链上智能合约和矿工,理论上更加透明,但在效率、流程方面,依旧说不上是“点对点”。

如果用户干脆自己安装节点,直接加入到网络里,又是什么情况呢?

物理上,因为连接模型的约束(常见的Gossip模型只连接少数“邻居”节点),仅仅从网络层面看,你和交易对手大概率也是不会直连的,而是经过多次转发后,双方才能“碰头”,这是P2P网络的基本特性,并不是“字面上”的“点对点”。如果转发链路上有什么幺蛾子,那也是不确定性的。

一般来说,反复广播转发的网络模型里,在严谨地选择路由、验证连接邻居的前提下,信息到达率还是可以保障的。这里的“点对点”,事实上是广义的桥接型多跳连接(雷电/闪电网络也类似),这种模型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传输冗余和延迟率。事实上,被我们熟知的“P2P下载网络”,如果要达到飞一般的速度体验,是依赖普通节点之外的中心化服务器来加速的。

话说回来,就算物理网络建立了点对点连接,交易事务层面上还是要等待记账者(矿工)收拢交易打包,共识确认和同步区块,一笔交易才算完成了,这个过程中“物理直连”并不涉及经济模型方面的意义。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08.PNG

综上所述,所谓的“点对点”更像一句口号,其真实含义需要穿透表象来理解。对普通用户来说,他们理解的最朴素的“点对点”,是面对面地把钱塞到对方手里,一次握手即完成交易。而用户把交易发出去,无论下一步是到银行、支付公司、还是“分布式账本”,对普通用户来说,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委托交易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09.JPG

一手交钱一手交货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10.JPG

字面上的“点对点”交易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11.JPG

事实上的分布式账本

在这种格局下,“面对面”是不存在的,私密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存在的。信息不给到记账者,怎么记账?零知识、环签名等重武器并不是每条链都配备的,追求全面隐私保护的链,计算和架构都会更加复杂,我们会另外分析。

最后,想想当下移动支付各种顺畅体验,银行大额转账秒级短信通知,区块链字面上所谓的“点对点”,真是说得美好,而现实骨感呢。

所以,如果读文章时,看到以吹嘘区块链是“点对点”这个slogan为立论基准,建议读者先理清楚他这里的“点对点”究竟说的是什么语境下的“点对点”。我心目中的分布式账本,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“点对点”,而是“可靠可信可控”,通过博弈和协作,多方共同实现的价值网络,让每个参与角色在其中都有其存在感。

../../../_images/IMG_5012.PNG

当区块链系统能达到或接近现有中心化交易系统的速度和交互体验,包括7\24高可用的多活多方记账、秒级延迟确认、快速达成最终一致性、并发处理能力又足够高、交易成本足够低、对公对私都有明确的QoS约定和兜底容灾容错方案,而且区块链先天的分布式架构体系上有群体规模效应,可防作恶、防篡改,可监管,那么才算是**“多中心”信任背书、透明协作**的靠谱分布式交易系统。不喊口号、实干为主的联盟链目标,更贴近这个方向。